封面上三種顏色,分別代表傳統的教育、現在的創意書院、以及學生想像的學校。三者互相角力,時而合作,時而碰撞對抗。
在書裡,大家將會看到的,是一群有熱誠的老師、有想法的學生,如何一起在學校裡嘗試新方法,然後出現分歧、爭執、失望、又再嘗試,並從中成長。.香港學生的學業壓力不勝負荷,大家都在問:教育究竟應如何改變?怎樣才是好的教育?當初我也是帶著這問題去開始採訪的。有老師笑言:「哇你這個問題好大!」也有老師說:「沒有答案的,教育不像科學研究,可以做實驗證明成效。」他們相信,教育是師生之間相處的學問。老師對待不同學生、在不同的時機、用不同的方法。「像一套功夫那樣練返來。」有老師這樣形容。後來我明白到,教育問題沒有萬靈丹、亦不應該有。如果我們相信求學問沒有標準答案、才能鼓勵思考和創新;那麼,在尋索何謂好教育的路途上,也不能迴避爭拗,讓多元觀點互相激盪,正是教育最精彩也最困難的地方。
.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用十年去評價一間學校,肯定太短。出書是一次對往日經驗的整理,但一切並未劃上句號,師生在教育與成長的路上仍不斷前行。期望這本書的出版,是往後更多討論與改良的開端;而公眾也能從這間學校的跌跌碰碰中得到啟發,讓教育改革的種子在各處萌芽、開花。
感謝書院的師生、畢業生,因著他們對教育和學習的努力付出、深入思考,並且願意分享,令這本書的內容更堅實。也感謝校方信任,讓我長期在校內自由採訪,有機會從相處當中多點接近這一代學生的內心,窺見他們對世界的失望與希望。